随着我国经济的开放和飞速发展,劳动力供给呈现出多种形式,其中近些年的劳务派遣越来越流行。何为劳务派遣?
现在很多企业都采取劳务派遣工的方式,特别是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从劳务派遣的出发点考虑,劳务派遣工想要转成正式的难度有点大,因为劳务派遣的初衷就是尽量减少正式工,那样就能增加企业员工数量控制的灵活性。
1、什么是劳务派遣工
劳务派遣工是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劳务合同,用人单位只是支付费用,由劳务派遣公司负责保障劳务派遣工。按照我国的《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负责在用工期间对劳务派遣工的管理、指导、培训,支付与岗位正式职工相同的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2.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劳动合同法》等规定:劳务派遣单位(用人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的,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
有以下情形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工建立劳动关系。
1、在非临时性、辅助性和替代性的岗位使用劳务派遣工的;
2、使用未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被派遣职工的;
3、使用合同期满的被派遣职工逾期未签订劳动合同的;
4、用人单位、其所属单位出资或合伙成立的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及所属单位派遣职工的。一旦派遣工和用人单位直接建立了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该及时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派遣工也就转为正式工了。
3、劳务派遣如何转正
劳务派遣就是劳务派遣,正式员工就是正式员工,并不存在“转”与“不转”的情况。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派遣工和正式工的合同主体是不同的。
劳务派遣是员工和第三方中介机构签署劳动合同。再由第三方中介机构派遣到用人单位,按照用人单位要求开展相关工作的一种用工形式。
因此,劳务派遣涉及到三个主体,分别是劳动者、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
劳动者和中介机构属于劳动合同,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属于派遣协议。
而正式工是直接和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也就是法定责任对象和用工单位是同一个主体。
所以从派遣工转为正式工,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法定对象是不同的,并不存在转移一说。
所谓的转移,不过是用人单位觉得你合适,把你招为了正式员工而已。也就是和三方中介解除劳动合同,再和用人单位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相当于辞职换了份工作。
至于说,能不能“转正”,得看自己是不是足够的优秀。自己优秀才有机会“转正”。
并不是所有岗位都有机会转为正式职工。企业之所以选择外包,就是想要减少人工成本的支出。
所以想要成为正式职工,那么在派遣期间就必须要表现出相应的能力,让用人单位觉得为你买单是值得的。
从自身情况来说,首先能力要出众。企业当真要从派遣工找人转为正式工,名额无疑是非常少的。
一般情况下,对派遣员工的能力要求相对较低,比不上自己挑选员工的标准。因此,表现出众是首要因素。
其次,学历方面最好也有一定的高度。像我们公司从派遣员工转为正式员工的寥寥无几,并且对他们的学历要求和内部员工是一样的。
很多人能力确实OK,但学历达不到要求的,也只好放弃。出现这种情况,本质上是自己错失了这个机会。
Copyright C 2018-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深圳市富文人力资源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0135921号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1A1102-07 EMAIL:fwhr@fwhr.net
Powered by PHPYun.